第三十七章这样就很好

穆罗云和冯晴说了几句话,仿佛这时候才想起身后站着的冯秀,一边拉着冯晴,一边笑道:“你看,顾着和你说话,冷落了你姐姐。”

冯秀也是一笑,上前一步向冯晴和温音分别行了礼:“见过君后、温君侍,君后万安,温君侍安好。”

“阿姐多礼了。”

“冯大人有礼。”

“一个多月未见,君后的气色看着好了许多,”冯秀温柔道:“看来皇上方才说君后身子不适,显然是与臣玩笑,有意诳臣担心的。”

“哈哈,冯卿太多疑了吧,”穆罗云朗声笑道:“朕可没骗你,他这几天胃口不好,吃什么吐什么的,朕头发都快愁白了。”

“阿姐莫要听陛下的,”冯晴连忙打断穆罗云的话,一边转头看了她一眼,似喜还嗔地道:“陛下太夸张了,不过是些正常的反应罢了。”

“朕瞧着你太辛苦了...还有,今天这点心是哪个厨下准备的。你这几日不是最不爱气味浓的么,”穆罗云依旧维持着一手扶在他腰上的动作,见了石桌上的松仁糕,便皱起了眉,转身斥责不语:“你们怎么做事的?都不带脑子么?”

“陛下...这不关他们的事,是臣的疏忽,这点心原是臣的表姐从南方带回来的乡产,今日家父正好进宫,就带了一些给臣尝个新鲜。”不语一言都不敢发,倒是温音把事情认了下来:“臣不知君后不喜,还请陛下恕罪。”

穆罗云似乎这才注意到他,见他规规矩矩地跪着请罪,很是勉强地“嗯”了一声。只是依旧冷着脸,教训道:“君后的身子不比你们,哪怕是吃食点心也都是太医细细注意,温良调和着的,往后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别再弄到君后面前。君后不好下了你们的面子,朕却是要追究的。”

“是,臣知错了。”听她把自己带来的东西说得一文不值,温音也并没有显出委屈的神色,只是低着头应了一声。俯首跪着的姿势现出了白皙的颈,显得脆弱而纯洁,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

穆罗云却似乎还没有消气,并不叫他起来,又道:“你父亲是司马旭的兄长吧?既嫁到温家,就该事事以妻家为主,司马家的东西,最好少去碰。”

温音柔顺地应了,微微抬起脸来。若只论容貌的话,他其实也算得佳人,虽不会叫人惊艳,但胜在清秀温柔,让人觉得可亲。

然而在后宫的一众佳丽中,他却很少被提起,所有人都知道四君侍中温家兄弟占了两席,但或许是温子墨的光彩太盛,温音给人的印象,几乎一直都停留在“温子墨的堂兄”这一点上。

对穆罗云来说也是如此,不管是身在花丛中,片叶不沾身的“上辈子”,还是对冯晴情有独钟的这些时日。她都很少注意到温音。若不是冯晴亲口所说,她根本不能想象冯晴的手伤竟是因他而起。

“走吧,别在这站着说话,回头累着了该难受了,咱们回钟晴宫再说,”穆罗云说完,便没有再看温音,径自牵着冯晴走了。仿佛对他丝毫不放在心上。

冯晴被她握着手,却能十分明显地感觉到她走过温音身边时收紧了掌心,压抑着怒气,用拇指指腹在他腕上轻轻摩挲,像是怕弄疼了他。略一侧首,便正好看进她眼里。穆罗云压下心里泛滥开的阴沉,给了他一个笑容。

而冯秀的笑容却是一进了钟晴宫就收了起来。冯晴把她让到一边坐了,一边吩咐宫人上茶。扭头看到她的表情,顿时低下了头,嗫嚅着喊了声“阿姐”。

冯秀没有答应,只是对着他伸出了手掌。冯晴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乖乖伸出手递给她,犹豫了一下,才又问道:“阿姐,娘和爹爹最近可好?”

“嗯,”冯秀终于是应了他,但很快便拧起了眉:“小九,上回我与你说的话,你可还记得?”

冯晴抿了抿唇,不自觉地皱了下眉:“记得。”

他们两人不再说话,一时间满屋都沉默了下来。过了许久,冯秀才收回手,穆罗云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一旁站着,既想问个究竟,又怕打扰了她,好不容易等到她诊完,连忙站了起来,看向冯秀:“他的身体怎么样?”

冯秀原本不想开口,但一转身,就见冯晴也仰起脸来,定定地看着她。到底是软下了心,从贴身的袋中取了一丸药,对着自家弟弟叹了一声:“你这脾气,真是该改一改了......把这丸药化了,添到你平日调养的药里头去。下个月我再与太医商量,把你的方子改一改。”

“冯卿,他到底......”

“皇上,他的底子尚未完全康复,如今又有了身孕,”穆罗云刚张口,冯秀便打断了她:“恕臣直言,不管皇上有什么打算,都需多顾虑些他的身子,别让他涉险。”

穆罗云接二连三被她打断了话,又听了这么一通没头没尾的“劝告”,还在怔愣间,冯秀就已起身告退。待她想明白过来,冯秀是在说他们方才有意激温音的事,冯秀早已是连背影都瞧不见了。

“这...你姐姐这官司断得可真够偏心的呵,朕可真是有冤枉都没处说啊,”穆罗云也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无奈道:“朕怎么舍得拿你涉险,分明是你固执得很,朕自己都比她还担心呢。”

“陛下放心吧,”冯秀一走,冯晴便收了刚才低眉垂眼的样子,抬了头对她笑起来:“阿姐从来都是谨守规矩的,若当真以为御花园那些事是陛下的授意,那方才就会对陛下恭恭敬敬,只会在私下嘱咐我小心行事。绝不会向陛下提及此事了。”

穆罗云想想也是,又想起冯秀方才对冯晴说的那句“你这脾气真是该改一改了,”,不由伸手在他发心揉了揉,又是赞同又是发愁:“到底是血脉相通,你倒是精明得很。知道她舍不得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