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日又过去了,一众考生皆离场,考卷再次送到刘辩的桌案之上。

这次刘辩可没有一个个的查看,而是单独挑出了虞允文,郭嘉二人的考卷,刘辩又思考一番,又检出了张意的考卷。

果然,郭嘉虞允文二人,六道试题全做,三道策问,三篇诗赋,写的极其工整。而张意,三篇诗赋写的洋洋晒晒,华美无比,倒是策问只写了关于科举的见解。

“这张意只算是个政治人才,智谋军略方面却不行!”刘辩摇了摇头,将其他的考卷放到一边,在拿起虞允文的考卷。

以虞允文的才华,三篇诗赋写的自然是大气磅礴,华美的诗句,让刘辩看的心中暗赞。

不过刘辩可不在乎诗赋,策问才是考验人才的关键。

首先是天下的形式,虞允文逐一分析:“天下势力,当前首推董卓,但董卓暴虐,必不能长久,不久之后其麾下便会离心离德。其次便是陛下,陛下麾下,良将如云,谋士如雨,坐拥洛阳并州二地,只需潜心发展,待扫平董卓,以关中为根基,在逐一扫平天下!冀州袁绍,四世三公,此时虽未显山露水,但凭借其在天下世家中的地位,将会成为陛下大敌!其次袁术虽强,但为人暴虐,乃冢中枯骨,刘虞,马腾孔融等人,乃汉室忠臣,陛下可引为外援,其余诸侯则不成气候!”

刘辩点了点暗道:“将天下的形式说了个大慨,不愧是虞允文!”

第二篇对付董卓的方略:“董卓残暴,要不了多久便会离心离德,陛下只需在内休养生息,养兵练兵,在外联合长安忠臣,以马腾等为外援,不出三年,董卓可灭!”

第三篇则是分析科举,虞允文首先分析科举的利弊,随后给出自己的见解。

刘辩点了点头,这份考卷刘辩也挑不出任何毛病,若是由他打分,也将是满分,不过打分的事情,刘辩已经交给蔡邕等三人决定,刘辩也只是在殿试上颁布前三甲的名额。

刘辩在拿起郭嘉的考卷看了起来,其内容与虞允文的大致相同,在对付董卓的策略上,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先是以自身发展为主,随后等待天时,结合外援而攻之。

而关于科举方面,郭嘉也写出了自己的见解,不过与虞允文相比,却没有那么细致。可见虞允文的政治还在郭嘉之上。

而关于天下诸侯,其他方面,郭嘉与虞允文的基本一样,但在袁绍方面却不一样,言袁绍自大自负,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虽然之时能够强大,但却不足为虑。

看完三人的考卷,刘辩又翻看其他考卷,却见大多策问都是赞美之词,针砭之语却是少之又少。

刘辩眉头一皱,对着卢植等人道:“夸大赞美之人,一律不予录取,录取以策问为主,其余为辅!另外在参考举荐人户数多寡!”

“是陛下!”

蔡邕等人批阅卷宗也是十分恼火,前面的墨义,帖经等做的很好,但策问诗赋等考验真才实学的却是一塌糊涂。

“若是达到标注的不足百人,那就罢了,只可宁缺勿滥,不可宁滥勿缺!”刘辩再次叮嘱道。

刘辩也没想到,参加科举的足足有千余生,但达到标准的却不足百人。不过还好,有虞允文,郭嘉二人加入麾下,却也能使阵容更加强大。

几日过后,蔡邕三人日夜审核,终于则其智者九十七人,请示过刘辩之后,以皇榜书其姓名,张贴于皇城外墙之上。

顿时,百姓考生纷纷围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