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matrixos出现之前,杨林给这些人看了混合指令集以及编译器的设计方案,他们心中依旧有些怀疑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对矩芯一号能否取得成功则已经坚信不疑。

事实上混合指令集这个概念早就有人提出,但发展速度并不算快,除了商业方面的壁垒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混合指令集对指令集的设计要求非常高。

复杂指令集cisc的指令系统比较丰富,有专用指令来完成特殊的功能。

因此用cisc汇编语言程序来编写实现特殊功能的程序时,所需内存空间较小,编写也相对容易,执行效率也较高。

同时由于早期的桌面软件是按cisc设计的,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如果用risc将无法兼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微处理器厂商还一直在走cisc发展之路的原因。

精简指令集risc的设计者们则主要把精力放在那些经常使用的指令上,尽量使他们具有简单高效的特色,同时对存储操作有限制,使控制简单化。

因此risc微处理器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包含较少的单元电路、面积小、功耗低,设计周期短,易于采用最新技术。

这也是以arm为代表的〗,精简指令集在手机芯片领域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但risc也有不足,如它对编译器的要求较高,且可能出现延时等待现象。

因此精简指令集risc的编译器要能分析数据和控制流,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指令的执行顺序。巧妙安排带来的复杂性。

这样整个控制器就比较简单化,从而面积、功耗变小。

而优化编译器设计又是一项极复杂且技术要求高的工作。

如果从应用的角度来说,精简指令集risc指令系统的确定与特定的应用领域有关。故risc更适用于专用机器,而复杂指令集cisc机器则更适合于通用机。

专用化设计可以在提高嵌入式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通过裁减和优化通用处理器的各个方面来达到理想的性能是专用化设计的优先选择。

从这里可以看出结合cisc与risc两者的优势是现实应用的一大需求。

因此真正的cisc/risc融合,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做出平衡,才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而从头构造一个新的指令集,又需要考虑完备性,需要相应的汇编器等,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刚开始杨林给他们看那份预研报告的时候,这些人心中还有些打鼓的话,那么经过matrixos的惊艳登场。却让他们对矩芯一号的成功再也没有任何怀疑。

特别是混合指令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杨林已经开启了互联网产业的新时代。

想想也可以理解,即使矩芯一号再怎么差,但是对matrixos的优化上,绝对要比arm处理器来得出色,而经过杨林一番演示后,谁都看得出来,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恐怕都不是matrixos的对手。

这样一来。还用得着怀疑矩芯一号在市场上无法取得成功吗?

杨林为现场的所有人画了一个大大的饼,让这些在芯片设计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们看到了矩阵数码赶超英特尔、google、苹果这些伟大公司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