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现在和李清照坐在公告栏后面的花坛边上。

“公告栏弄得小了些。”李清照说道,“我记得以前都是直接贴到墙上去的,现在弄这么几个铁架子算怎么回事儿?难道这也算现代特色?”

“入乡随俗嘛。”诸葛亮道,“你说他要是一堵墙的话。我刚才肯定就被踩死在墙根下了。那样的话你准备怎样把我拉出来?跑到另一面把墙掏一个洞?等你挖洞成功,估计正好给我收尸。”

李清照笑道:“看来也就这点好处。”

这时,那边的宋朝士大夫们,开始不断发出悲催的嚎叫声。

“竟然没有我?”

“不公平!不公平!”

“恩师,我对不起你呀。”

诸葛亮听见他们嚎叫的声音,带着担心的表情转头问李清照:“他们不会有事儿吧?”

李清照笑道:“即便上辈子没有落榜经历,也总该见过几个落榜的吧。”

听完李清照有些调侃的话,诸葛亮对那些呼天抢地的宋朝士大夫们更同情了。

热闹的公告栏引来了路经此处的更多人。等他们靠近之后,纷纷掏出电话告诉登上榜单的同僚。这个“同僚”在校园之内是狭义的,他只代表同处一个综合性社团的人,但在朝代上却是广义的,你即便原本不是这个朝代的名人,只要加入了这个社团,就一定有人出于笼络人心的需要,带头叫你同僚。

诸葛亮猜测,这个词的走红一定是从高尔夫球场上那次寻亲访友开始的。同一个时期的人相互称呼同僚,后来演变成同一个朝代的人为了拉拢关系相互称呼同僚,再后来,各个社团注意到社团细则中的某些疏漏,开始把主意打到别人家的墙角上的时候,同僚这个词就是增加被挖的那个墙角归属感的重要手段。

其实这个词已经贬值了。有很多时候,互相称一声同僚的的人,反倒最有可能不把对方当成同僚,尤其是宋朝的士大夫们挖起人来最是虚伪,同僚叫得很欢,背地里还指不定怎么提防你。

想到这里,诸葛亮不禁多问了一句:“听说你们宋朝社一起开始向散户们进攻了?”

李清照当然知道诸亮所谓的“进攻”是什么意思。“对呀,反正社团建立细则上又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按照上辈子的朝代加入对应的社团。我们当然可以劝说还没有加入社团的散户投入我大宋的怀抱。另外,细则里还有转会的相关规定,只要相关人物同意,我们只要支付一笔转会费就行了。不曾为社团做出贡献的,一律二百。曾经为社团挣得积分的,要在二百块的基础上,每个积分追加五十到八十块钱。怎么?你不知道吗?”

诸葛亮撇撇嘴。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个细则的贴到公告栏的时候,还是他动的手。只不过那次没有立即被人围起来,挤到公告栏下面去。

“我倒是知道。只不过你们把规则运用的如此巧妙,多少出乎我的预料。”

李清照闻言笑道:“能得到诸葛武侯如此夸奖。倒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诸葛亮笑道:“现在有很多没打出名堂的历史名人都只有二百块钱的身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