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创制珐琅彩,底款也是四个字,是:康熙御制。【零↑九△小↓說△網】

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御制”的底款儿,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雍正年制”。

而到了乾隆时期,基本上就都是“乾隆年制”了。

从“御制”到“年制”,反映了皇帝的一个心态,审控在减弱。这好东西乍一出来,刚拥有的时候,一般是无比珍视,规定严密。后来制作方法熟练了,类似珍品越来越多了,就会放松一些。

乾隆珐琅彩,底款儿出现“御制”,的确是罕见。

既然罕见,肯定能说明问题。如果这东西是真品,那说明,要么这个水盂,可能就是乾隆本人常常使用的。要么,就是他相当重视,这东西即便自己不用,也有特殊用途。

如果是这样,那这件东西,比一般带“乾隆年制”款儿的珐琅彩,要更加贵重。

不过,还是那句话,单凭图片,很难判定真假。这图片上的珐琅彩水盂,精美细腻,审美情趣也很高,不要说孙中原了,恐怕就是徐北武来了,也未必能下定论。

当然,见了实物那就不一样了,孙中原有“宝光”辅助,看了就能知道。

如果这件水盂是高仿品,从图片上看,应该不是民国的仿品,因为民国仿品的特征相对明显。如果是现代仿品,那么这个人的手段也太高了!

而且相当自负!

试想,如果不是对自己有极大的信心,不会落下“御制”的底款儿,而是会根据大多数的真品,落下“年制”的款儿。

孙中原一边想,一边又仔细看了这这水盂上的画片,倒是典型的乾隆朝的特征,留白多,整体显得舒雅,而且带着文字和小小的朱印。

康熙的珐琅彩瓷器上,一般是满彩的,雍正的珐琅彩瓷器上,也留白,但一般白地儿和彩地儿篇幅差不多,一半一半吧。而乾隆的珐琅彩,留白就多了,而且一般是诗画印三者兼备。

如今不少古玩地摊上,也都摆着“珐琅彩”。常见一件满彩的瓷器上落着“乾隆年制”的底款儿,一件留白甚多的瓷器上落着“雍正年制”的底款儿。不知道是这造假太不用心了,还是如今棒槌太多了,这样也能蒙着。

孙中原花了半个小时仔仔细细看完,给吴老拨了过去。

“怎么样?”

“光看图片,看不出什么来啊!”孙中原笑道。【零↑九△小↓說△網】

“你要是感兴趣,可以看实物啊!”吴老的语声透出得意,仿佛早已认定这是真品一般,“如今这古月轩的东西,哪个拍卖行不争着抢着要上拍?”

吴老说的这个“古月轩”,基本上就是行里对珐琅彩的一个别称了。

这个别称普及度非常高,一般的瓷器爱好者也都知道。甚至有的大拍卖行,居然在珐琅彩拍品上直接标注“古月轩”。

古月轩到底是怎么来的,具体有什么意义呢?

孙中原不知道。他问过徐北武,同样不知道。

而且,恐怕没人真正知道。

这简直是谜一样的事儿。明明流传很广,约定俗成,却都不知道到底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