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老王带着切好的“石条”走了,不继续赌了。

倒不是他赔不起这一万多块钱,主要是觉得晦气,开门黑,感到运气不佳,所以才收了手。

孙中原和霍晓东,则接着挑选原石。

看了一段时间,孙中原发现,那一堆大块的原石,几乎没有什么好料子,最好的,顶多也就是小赚,而且这样的还不多。

这也难怪,崔老板是个二道贩子甚至三道贩子,那些大翡翠商,都是真刀真枪厮杀出来的眼力,真正的好料,过上两遍,漏网之鱼已经很少。

即便是有些半明料,内里比外在表现也大多要差。

霍晓东在大块原石堆里多看了一会儿,但是也没挑出来打算入手的,才转而集中精力去小块原石堆里挑。

这让孙中原进一步确定了,霍晓东在赌石方面,的确是高手。刚才的黄盐沙皮走眼,那是因为太特殊了。孙中原凭借宝光发现的情况,霍晓东也基本是这个判定,不看大块原石堆了。

其实,放弃大块原石那一堆,霍晓东是很郁闷的,“小料难出板料手镯料,估计是赚不了多少了。”

翡翠与和田玉不同。和田玉,很多人喜欢玩原石,就是籽料。大点儿的,可以直接做个底托,成为摆件;小点儿的,可以作为手把件直接把玩。再小的,可以挑选大小差不多的,打孔做成手串。

但是翡翠,几乎没有人去玩原石。

这是因为和田玉籽料,料质是最好的,关键是皮子很薄,有的其实不过就是一层毛孔状的表面,直接就是玉质的皮样表现而已。

而且,皮子有时候很漂亮,比如著名的枣红皮、秋梨皮、洒金皮。翡翠呢,皮子都不好看,基本都是石质,而且外形不够光滑圆润,没得玩。

翡翠,还得做成翡翠制品、首饰才行。所以,必须要从翡翠原石中切出原料来再说。而原料的价值,也就和能出什么翡翠制品有莫大的关系了。

翡翠制品当中,以手镯最为常见,也最为赚钱!体积合适,可戴可收藏可传家。

行家面对原石切出的块料,一般第一个直观判断就是能不能出板料。板料也有人叫片料,就是有一定厚度和面积的平板料子。只有能出板料,才能作为手镯原料。

有些块度够大,又比较规则的,能切出好几层板料的,那是最理想的。

比如,同样质地同样重量的原料,一块能切出一个手镯,另一块立体不规则,只能出手把件或者挂件。那能出手镯的原料,指定是要比不规则的贵。

出了手镯之后,圆形的镯心料,还可以再做其他的把件挂件。或者,直接同心圆到底,继续切出挂环,挂环里面出戒指,最后的小圆柱体,还可以做勒子。利用率非常高。

原石里面的翡翠分布,肯定不会完全规则,越大的料,越容易出手镯料。

所以霍晓东才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