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北海。∷∷,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即至七月流火时。

得益于朱虚县粥棚及飞天火蜥往返载鱼的支持,又有[化身燕云]、陈城守、华佗乘[仙兽]于北海诸县间驱除瘟疫、治疗病患的忙活,“救灾”事务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完成得七七八八。

潘凤、张飞,于十日前回返[赈灾团],道是“二人鞭笞北海丞后,即大开官仓,分米粮于万千百姓”。

陈城守因未闻“天子问责声”,故而只稍稍斥责一番。

至于夏侯惇,当日定陶城中,未阻止潘凤“驱巨兽、攻官邸”。却在事后分发米粮时,与曹仁、曹洪、夏侯渊一起,大力宣扬了[仙门]、[赈灾团]的义举。

[仙门]、“潘仙长”之名,由此传遍北海。张翼德、[卫乡僤],亦声名鹊起。

……

七月初三,在[双头飞天火蜥]将一箱[红鱼]倾洒入纪灵家门口的池塘后,[赈灾团]全员集合,欲返[白虎城]。

朱虚县老少闻之,都聚拢来。

“多谢[白虎山]诸位仙长救我刘氏一家性命!小老儿拜谢!”

“张家亦全赖[仙门]恩义,方得活。张氏一门老幼,于此跪谢!”

“我一家五口若无[仙长]分发鱼粮,早就……”

一众乡民,多受了[赈灾团]的救济,此时纷纷跪伏于道旁,连声拜谢。

[仙门]诸弟子忙抱拳还礼,而后上前搀扶老弱,都道:“是大王仁德,遣我等前来救灾。若谢。也当谢我家大王。”

于是,“谢大王恩德”的高呼声,参差不齐地响起。

诸葛珪望着眼前热闹的景象,颇有感触。

[白虎仙门]自现世以来,除去玄妙的[仙术],便一直以“仁德”著称。

先前救济流民、此次[赈灾北海]。都是人人称道的善举、义举,黔首黎庶饱受恩泽的同时,也使[仙门]在基层民众中挣得了偌大的名望。

然而,在“士林、庙堂”中,[仙门]的风评一直不佳。“妄为”、“聚众”、“无视朝堂”、“居心不可测”等明面或私下里的评价,不绝于世家、官宦之口。

不过,高卧在[仙乡]中的那位“小大王”,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仙人心思,实难以揣测。诸葛珪暗叹了一口气。他现在只希望,自家贤妻的病症,能得那“燕大王”应手而解。至于其他,如“郡丞政务懈怠”等事,一时之间他也顾不上了。

诸葛家的长次二子,却没有其父复杂的心思。长子瑾,望着乡民恭敬、虔诚的跪谢,若有所思。

而次子亮。则依偎在阿母身边,与怀中的[半冠长尾鸟]说起了悄悄话。

“小鸟快快长大。好载我飞上天。”

“听说那些[仙兽]能吞吐云雾、驭使风雷,小鸟你也可以吗?”

“小鸟,小鸟…”

[半冠鸟]盘起毛羽稀落的长尾,静卧在小儿臂弯中。除去偶尔鸣叫两声,以示对“话唠小儿”的回应外,便一直紧盯着远处高楼广厦一般的[双头飞天火蜥]。

当日被诸葛二子救回。初一苏醒时,它可不像现在这般安静。

纵是[金冠]遭[蕉叶蝶]一刺而瘪去近半,此鸟依旧凶态毕露。

当时恰逢[飞天火蜥]载鱼而归,[半冠鸟]见状,强挥双翅。纵身投向巨蜥头顶处。伸爪张喙、疾扑猛啄,竟欲与此庞然巨蜥争胜。

可惜,一鸟一兽的实力,根本就不在同一层面上。

[飞蜥]随口喷出一团火球,即将此鸟击落。而后,满地鸟毛中,巨爪上前一按,[半冠鸟]差点成为肉饼。幸得[化身燕云]及时阻止,又有陈城守[仙术.命疗]救治,此鸟才逃过死劫。

这暴躁的[半冠鸟],自此安静下来。有诸葛二子的照料,也渐渐回复了昔日艳羽腾空的风采。只是那半边[金冠],依然干瘪。

……

官道上,在乡民们的依依不舍中,[仙门]众人及张飞、夏侯渊、诸葛一家等,备车上马,就待启程。

“有一事,老朽敢请诸位[仙长]恩准。”

一耄耋长者,从人群中缓步走出,颤巍巍一拱手,道:“我纪氏一门,受[仙门]大恩,无以为报。欲尽绵力为[白虎山燕大王]立社、修生祠。黄童白叟,日夜罗拜供奉。”

纪灵及族中老少,也一起上前来,伏地跪请。其余乡民反应过来,高呼低和,纷纷道“大王仁义,理当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