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元十三年秋,九月初三。

永穆山庄后的山谷酒城。几个工匠从石灰窑中取出一个铁盘,铁盘上装满了煅烧后的水泥烧块。待它冷却下来,水泥工坊的管事禀道:“李侍郎,小李学士,我们反复按小李学士说的,实验不同的火候温度,终于把这配方和工艺流程弄出来了,你们瞧瞧这水泥烧块的火候成色。”

李岩随手取过根木棍,将水泥烧块分开,阳光下,水泥烧块呈黑绿色,似乎有些星星点点的碎玻璃嵌在里面。

“烧出闪光发亮的碎片,煅烧后的烧块,再冷却和打碎磨细后,我们用铜丝缠绕铁棍搭架,前天在那边筑了一段水泥院墙。李侍郎,小李学士过去看看。”水泥工坊的管事声音很亢奋。

李岩站在墙边,要了一把铁锤,朝那段水泥院墙狠劲儿砸去。

“咚!”地一声闷响过后,那墙上只有一个浅浅的白印儿,当真是坚若磐石,李林甫看得目瞪口呆。

“父亲,这水泥拌上沙、水,就是上好的建筑材料,一个昼夜就变硬,如石头一般坚硬,建城盖房,修桥筑路都用得上。”李岩高兴地道,有了水泥,河西之事有多了一分把握。

“我……我要密奏圣人,改造朱雀大街可以提前竣工。”素来喜形不怒于色的李林甫声音激动,白皙微胖的脸微微颤抖,一双惯常眯缝着的眼睛张大了许多。

三日后,帝都长安,兴庆宫,勤政务本楼。

朝廷一干重臣都在这儿,或坐或立,仪式从简,比较随意,中书令张说新封了封禅使,全力主持泰山封禅的事,深得圣恩,一脸的春风。

源侍中坐在官帽椅上,脸上的皱纹更多了一些,眼睛似闭似合,一付昏昏欲睡的样子。

皇帝李隆基高坐在雕龙胡床上,脸上充满兴奋,工部侍郎李林甫,右威卫郎将李岩前日下午进宫,献上水泥,并当场在兴庆宫用铁条水泥拌着沙石,浇筑了一段水泥宫墙。今儿早上去看,用铁锤砸了砸,果然如他们所言,坚如磐石。

泰山封禅前,有此等发明现世,皇帝李隆基的心里溢满了喜悦。

这时,工部侍郎李林甫上前奏道:“微臣任工部侍郎期间,在工部员外郎李岩的协助下,进行朱雀大街的改造,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工程进度也快,同时也在反复试验建筑材料,终于研制出了利国利民的水泥,从今往后,道路,桥梁,筑城,建筑宫室俱可使用,这都是圣人即将泰山封禅,感动了天地所降下来的洪福。”

几位宰相也见识了水泥遇水变成岩石的神奇,中书令张说一反常态,率先祝贺道:“圣人泰山封禅,天降祥瑞,可喜可贺。水泥之法,工部侍郎李林甫功不可没,臣举荐他任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不仅是张党的张九龄,就连源党的宇文融也大吃一惊,张说举荐排在六部最后面的工部侍郎为宰相。

这一招是何用意?源侍中脸上错愕,如平静的心湖“噗通!”丢了块石头。

在这些朝廷重臣面前,李岩只有听着的份,心里嘀咕道,难道发明个水泥,皇帝夸赞,大臣人人都喜欢,就算明媚的阳光落在殿外,也有树下墙角照不到的阴影,中书令张说这回唱的是哪一出?

“嗯,准奏。朱雀大街工程完工后,工部侍郎李林甫继续主持长安坊街的改造,几座大型骑射馆的建造就落在你身上了。切记,水泥的制造之法不可外泄,在长安城南的南五台另择山谷筑城煅烧吧。”皇帝心情畅快,立刻准奏。

李林甫骤然被提拔成宰相,深感意外,一颗心仿佛飘在云端,做梦一般。可他毕竟工于心计,心情虽激动,却已跪下磕头谢恩,一付感激涕零的模样,奏道:“改造完成后的朱雀大街,街旁对植着行道树,两坊之地有美景游园,商铺、酒肆、旅舍林立,游人如织,尽是一派盛世景象,臣启奏圣人,开放朱雀大街的宵禁,让四夷番邦见识见识路不拾遗,道不闭户的开元盛世。”

户部侍郎宇文融也随声附和:“圣人,开放宵禁,既可宣扬国威,又可增加朝廷的赋税。长安百姓多了谋生之法,真可谓一举多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