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小三来了,第六十六章 各抒己见

在去不去找小海的问题上,我和家里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我一再坚持等等,摸清情况再说。舒悫鹉琻

父亲和小伊则说现在去是最佳时机。

——趁着小海他们还没站稳脚跟,打他个措手不及。

“潘晓燕不是说了吗,他们现在手头没有钱,想要换个地方都难,真是等他们挣俩钱喘过气,还不知道又跑哪儿去了呢!”

想想父亲说的,确实也是这么回事。

可是 我还是想再等等。

小妹在QQ上告诉我,说她刚刚又给潘晓燕去了电话——一上午,我们什么事情都没做,一直在互相联系着,交流最新情况。

“那个潘说,小海曾经给家里一个他称呼为四哥的人去过电话借钱,潘告诉我说没借到,我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小妹提出她的异议,

为了做好这个卧底,小妹是煞费心机,听说潘的手机欠费,在第一时间从网上银行给充去了50元的话费,还一再笼络说,要给她寄点钱过去——因此也取得了潘的初步信任。

“四哥,咱家里哪有啥四哥?”我在电脑前沉思,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赶紧的摸起电话,

“四哥,咱家里没有呀,不可能,或许是潘撒谎呢”弟媳小伊对潘晓燕充满了敌意,对她说的话更是一百二十个不相信,

“不能,她说这个谎干什么。。。。。。转移我们的视线——潘晓燕的脑子哪有这个本事”我让小伊赶紧去问父亲。

“四哥,四哥,别是师哥吧”小伊突然灵光一现。

“对,对,或许是师哥,潘晓燕方言重。。。。。。。快想想小海最有可能向你们哪个师哥借钱”我提醒。

小海上到初二,任父亲如何说教夹棍棒的教育都不愿意继续上学,在他自己写下“我自愿下学,以后永远都不会埋怨父母”等等的保证书以后,就跟着我们村里的老吴学吹喇叭。

小伊也一样,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拜了另一个村喇叭摊的摊主当师傅,上活计的时候他们常常以辈分悬殊、年龄大下称呼“师傅、师娘,或是师哥、师弟、师姐、师妹”

小伊和小海就是在喇叭摊上自由恋爱后结婚的,如果潘说的不是“四哥”而是“师哥”,小伊应该能排查出这个“师哥”到底是谁。

提起小伊和小海的相恋,我也是颇有感慨。

小海十八岁的时候,情窦初开,相中了同门师妹小陈——小陈家在隔壁村,也同样是辍学拜了老吴做师傅,只是比小海晚了一年。

同门师兄妹,朝夕相处渐渐的有了好感,每次上活的时候,都在悄悄关注彼此,小海总是抢着替小陈搬运各种沉重的道具,而小陈总会在小海满头大汗的时候送去一根清凉的冰棒。。。。。。。渐渐的、渐渐的,一股无言的情愫在两个年轻人心里慢慢的升腾起来,彼此看着对方的眼神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小陈母亲去世早,作为家中长女,她在呵护弟弟妹妹的时候,也渴望有个人对她嘘寒问暖,爱护有加,小海就成了她的护花使者,两个人在一起上活的时候很是默契、温馨。。。。。。。。

终于有一天,小海鼓起勇气,向家人提起,并说带回家让我们过目。

当时我们大家欣喜异常:唯一的弟弟终于长大成人,而且要带女朋友回家,这可是我们王家一件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