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式步枪的第一次齐射是在300米距离上。是由于贯彻节约闹革命的精神,海兵队的霍尔式步枪就是用米尼步枪改得,口径自然也不做调整。

纯正版本的霍尔式步枪由于有漏气的问题,所以枪口动能和射程都逊色于前装线膛枪,尽管射速上优势极大,但是因为射程问题还是在南北战争前被前装线膛枪所取代。

临高生产的版本做了一定的革新,弹管改为可树起式,在结合部分采用了黄铜的缩口闭锁装置,按下之后前推既可嵌入枪膛后部,发射药爆炸后缩口装置膨胀,封闭住从后膛漏出燃气,因而临高的霍尔式步枪的枪口动能可达250焦耳,有效射程500米。不但威力比前装式米尼步枪缩减不大,射击速度也得到了兼顾。

13mm铅弹沿着膛线旋转,尖啸着飞过300米,瞬间就撕裂了毛竹的竹捆,这种竹把盾虽然能够有效的抵御弓箭和火绳滑膛枪,却根本抵挡不了线膛步枪发射的米尼弹,子弹穿过一根根束竹的时候,纤维沿着纵线被撕裂成无数竹签,犹如开花弹一般的被激射出去。站在竹把盾后面的士兵纵然没有子弹击中,也被这竹签般的碎片扎得满身都是,一个个惨叫着倒下去,翻滚呼号。

霍尔式步枪的射击速度很快,一般士兵可以做到一分钟发射6发,何况第一远征队是实验性部队,训练上毫不吝惜弹药。普遍水准一分钟都能射击10发以上。虽然石志奇有意采用双列队形轮番开火来控制射击速度以节约弹药,一分钟之内二个连也已经倾泻出1500发子弹――弹如雨下。

一分钟的持续射击,击倒了林察所部几乎一半的人。队形就完全崩溃了。前排的竹把盾被打成了一堆碎片,持盾的士兵非死即伤――伤者尤为惨烈,几乎全是爆裂开得竹片的二次伤,有的甚至是遍体鳞伤,浑身是血,却一时半会死不了,在地上翻滚惨叫。

后续的弓箭手早已四散奔逃。倒还是在阵尾的藤牌兵,相当的勇悍。素称“重义轻生”,又是林察、林升亲自带出来的“子弟兵”。如今腰里又塞满了银子,胆气正壮。在枪林弹雨中没有立刻崩溃,林升、林察二将带着亲兵来回奔走大声呼喊,用赏格鼓励士兵们向前冲杀。

藤牌兵士兵低头弯腰。躲在盾牌后面。不顾死活地撒腿往前冲锋,十分凶猛大胆,在另外一个时空里,藤牌兵在和荷兰人在台湾岛上的战斗中以其勇敢无畏获得了“疯狗”之名。

然而霍尔式步枪的火力密度远非荷兰人的火绳枪可比,藤牌兵在弹雨中坚持了大约三十秒,往前冲杀的士兵在接二连三的倒下,打碎的藤牌大刀洒落了一地――没有一个人能冲过去五十米的距离。

侥幸无碍的士兵哪里受得了这般打击,再也顾不得许诺的银子。一哄而散,丢下手中的刀。四散逃命去了。两林弹压不住,只好率领亲兵也退了下来。

“就这么败了?!”正在观战的郑家众将心中一沉。原本他们对林察的竹把盾倒也没抱太大的期望,但是髡贼连着放了十几响枪就把这用银子塞饱了的七百弟兄打得落花流水,这也太荒谬了。

最糟的是敌人的火枪远比传说中的更犀利,一百多丈的距离上取人性命如探囊取物,又远又准不说,还是“连珠枪”!这如何再战?

他手下的两支卫队,装备的都是从澳门采购来得葡萄牙火绳枪,即使按照欧洲人的评价也是上好的火器,但是射程充其量也不超过一百步。发射起来更是慢得可怜,完全和髡贼的火枪不能比。

照这样下去,敌人只要缓步向前,一排一排的放枪就能把自家的人马活活耗死!

想到这里,他立刻叫来一名传令兵:“传令给马将军,叫他开炮!”

马将军就是马托斯,此时这个黑人卫队的军官正在中左所城上指挥炮手们操炮瞄准。

城楼上赶修起来的炮台上有二门从港海训64号上拆下来的舰炮。切支丹保罗正是用掳获巡逻艇,缴获来这两门炮的行动力打动了郑氏集团的心。当然,也包括他自己搞来得几样新鲜玩意。

火炮旁边堆着从船上卸下来的炮弹,球形的炮弹乍看起来并无特殊,但是每个炮弹都被铁扁条紧紧的固定在一个木制的托子上,木托子后面捆着丝绸的火药包。木托上涂抹着不同的颜色:实心弹、榴弹。其中大多数是实心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