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闻此,心里不觉有些异样,想当年景信攻下达国,达国的国主将公主进献与他,他看也未看一眼,便将这位可怜的公主交给了外边的将士,任由她香消玉殒,被碾作灰尘化作泥。

如今却为一个原本有机会逃走,不幸又被出卖的皇子进行厚葬,这完全不是他的处事风格,如何不让人觉得奇怪?

关于此事,众说纷纭,想起景信少年的经历,林纾隐隐有些懂了,他埋葬的不是照国的六皇子,而是在祭奠自己悲催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当时的他主动请愿作为质子前往丹国,他用自己换取了景国的和平与稳定,而景国却轻易地将他背叛和遗忘。这段历史,应该在他的心里留下来永远不可磨灭的烙印。

林纾未曾想到,景信如此反常的做法,并非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是为了她。

如今的景信已经不是以前的景信,所以那段惨痛的历史并不属于他。

林纾一直希望他做一个勤政爱民,博爱宽容的皇帝,身为帝王他有众多的身不由己,而突如其来一瞬的温柔,让他觉得他和林纾的爱情是存在的,他并非孤单的一个人。

照国被灭后,黎国国主眼见自己在夹缝中生存,朝不保夕,景国随时可能将其纳入囊中。又有徵国国主主动投降后,得到了保全为例,权衡利弊之下,为了自保,黎国国主索性主动交出印玺,向景国投诚。

黎国的百姓也因此避免了战乱,反而得到众人的称赞。

黎国国主变成了诸侯王,虽无实权,却可衣食无忧,坐享荣华。从此,黎国成了景国最大的畜牧基地,培育了大量优秀的战马,也给国民提供了大量的肉类。

短短几年的时间,景国从一个物质资源匮乏的小国,变成了一个问鼎中原的帝国。

世界格局再次发生改变,如今只剩下丹国、墨国、景国、薛国这四个国家。景国的版图也因此超过了丹国,成为国土面积最为广阔的超级大国。

墨敏和墨洁的遗体被墨国派来的使者龙渊和安明,接回了墨国。那时候,林纾尚在景国。

思及先前和这两姐妹相处的情景,林纾内心感慨万千,墨洁为她而死,每次回想起来就心痛不已。

幸而墨国对这件事情表示了理解,否则因此发生矛盾和争端,只怕对丹国和墨国都是一场浩劫。

从现在各国的综合状况考虑,薛国最为弱小,而且薛国向来以中立的态度对待战争,军事战备向来是弱项。

正是因为近百年来薛国国主无为而治的态度,使得薛国成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军备的扩充,必然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只保留必要的军事力量,才能将更多的金钱和精力用于改善民生大计。

对于薛国的治国态度,林纾甚是赞赏。但她也承认,如今是乱世,乱世求生存,不可能只求自保。躲避的态度,更非长久之计。

眼见赤焰每日为政务操劳,林纾有心协助,但多次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她明白景国不会满足于现状,景信要的是整个天下。吞并就意味着战争和杀戮,她身为丹国的皇后,如何忍心看到自己的百姓受到战火的摧残?

而她与墨国、薛国也有着深厚的情感,任何一个国家陷入战争,她都不忍看到。

若是等到景国养足了精神,只怕其余三国都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面对薛国的提议,联合丹国,墨国和薛国的力量结为联盟,共同防御景国的侵犯,林纾深表担忧。

如果这三国为了杜绝后患,合力围剿景国,也是她不忍看到的。

特别是在赤焰表示出这样的意愿的时候,她的心进一步沉了下去。

无论是三国联合制裁景国,还是任由景国恣意扩张,对天下百姓都不是好事。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今她深有感触。

这一日,眼见已经到了散朝的时间,仍不见赤焰来倾月宫,林纾便知他又被政务缠身。本来打算和赤焰一起带一诺去御花园散步,现在看来就算等到中午,也未必能够回来。

林纾让奶妈抱了一诺下去,梳洗妥当后,换上符合宫廷礼仪的宫装,前往早朝的殿宇。

她平日的穿戴向来简单朴素,因为终日所见的不过是贴身的宫女,以及赤焰,赤雅,云洛等熟识的人,所以在穿戴礼节上,从来都不讲究。

现在要去前朝,难免会碰到其他朝臣,自然不能随心所欲,毫不讲究礼节章法。

即便是皇上早朝,也要穿戴齐毕,一丝不苟,她做皇后岂能例外?

来到前朝的大殿外,果然见赤焰在和几位大臣在商议政务。

林纾在殿外听到景国觊觎墨国和薛国,时常扰其边关,丹国若不采取措施,景国便会有恃无恐,只怕过不了多久,丹国也无法保持安宁。

林纾不觉叹了口气,正欲转身离开,却见一宫人走出来,施了一礼,恭敬道:“皇后娘娘留步,皇上让您有事尽管进殿。”

原来赤焰早已经看到了她的殿外,原本也没什么打紧的事情,就是想让他注意身体,一起散散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