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不二原本就为人实诚,生性厚道,现在又满怀感恩之心,加之又是为自己的准媳妇请法师。这几样要素加起来,他没有不卖力的理由。所以回到自己的房间内草草的收拾一下就起程走上了离这里有一百多里路的青云道观的路。

在大厅里的族长和寨老也知道陈显宗的家里出现了极不寻常的变故,草草喝了几杯酒后,都纷纷识趣地告辞了。临走还将大院里狂欢的乡邻也劝走了大部分。剩下的都是喝得正好在兴头上和平时在家里能够镇得住的角色。

陈显宗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又宽厚大方,乐善好施。看到乡亲们能够尽情的欢乐,也不好太过扫兴。哪怕自己的心里像塞满了棉花般的堵心,还是来到院子里与大家同饮了几杯,才将这最后没有离开的两、三桌客人交给马管家。自己郁郁寡欢地来到了无邪的闺房。

再说初不二背上装满泉水的葫芦和十几棵路上照明用的火把,在厨房里胡乱抓了十几个煮熟的苞米就上路了。

这青云道观在陈家大院的正东方,在唐朝的时候由于李世民得到十二棍僧的救助,登基后便在天下广推佛教,这就无意中打压了中国的本土原始教道教。

自从佛教在十三世纪传入中国后,与原生的土著道教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明里暗里的争斗。自唐太宗登基广推佛教以后,实际上在两教之争中无意地做了个裁判。由于道教的教义使然,道教就主动撤出了争斗,就一直处于劣势。

在所有的“官方”活动中,采用的都是佛教的一套东西,而道教由于强大的生命力和非常实用、立竿见影的神奇功效,反而在老百姓中站住了脚跟。

所以在以后历史的长河中,就形成了道教于百姓中,而佛教于官方中的格局,这个格局的形成,反而使道教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唐朝的这种格局形成后,大多的道门中人为了生计,被迫离开了生活了多年的道观,像倔强的种子一样以辐射状向民间散落,每到一处就推行道教,建立道观。

这青云道观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形势下,一个从遥远的北方游方而来的道士走到这里后,看到这里的风水宜人,民风淳朴,也还没有任何教派的情况下,才留下来建起了这座道观。这道观算起来到现在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这道观依然香火顶盛,灵验有加。方圆几百里的乡民家里但凡大物小事都要带上干粮与香火钱,走上几天前往拜祭,或求签问凶吉。所以陈显宗和初不二在老大夫的提示下,首选这青云观求助也是自然。

初不二从天黑开始出发,一路上历尽艰辛,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汗走了多少冤枉路。一直走到第二天中午才终于疲惫地来到了青云观的山门外。

众多的香客看到满身跌破了,血人般的初不二,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纷纷闪过一旁,这正好给初不二让出了一条进门的路。

在人群中的初不二满身的血迹和满脸的汗水特别的显眼,一个小道士前来问询初不二的来历,初不二疲惫得躺在地上只是用手指着道观。

“诸位让得开来,待贫道瞧瞧这来的客人何许人也?慈悲!贫道昨天打卦就知道有客自远方来,不想来得如此之快!慈悲,只不过你找错了地方。不过,既然来了,也算有缘,几位小童且将他先扶进去,再做打算。”随着朗朗的声音,一个老道士出现在初不二面前。

听了老道士的指示,几个小道童搀的搀扶的扶,将初不二弄进了老道士的住处,初不二来到此地,早已累瘫在座椅上。老道看到初不二满身的泥土和着血迹,也深为震惊,这年轻人需要何等的毅力才能走到这青云观啊!他赶紧安排给初不二拿来吃的喝的。

初不二又累,又饿,又困,看到吃的,也不顾客气,拿起就吃。老道士慈爱地看着初不二狼吞虎咽地吃完素饭后,不待他开口就说道:“慈悲,你来找我是去帮你家小姐瞧病!这我算到了,可是贫道这整个观里无人能治得你家小姐身上痼疾!你请回吧!”

初不二费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这心中充满希望的青云观,没想到才来还没坐热这凳子,就要被这样简单的打发走了,他心里肯定不甘。看着这老道士坚定的表情,初不二纳头便拜:“先生在上,大神在上,我家小姐性命垂危,请了名医瞧病都没有效果,只好来宝观请先生劳动大驾,移步我家小姐寒舍救小姐一命!”

“无量观,不是我等不跟你前往治病救人,昨日我打一卦,卦象凶险,我不知其理便掐指一算,此卦乃百年难遇的凶险卦象。我等前去别说救不了你家小姐,或许连自己的命都要搭上,因此我不便前往。”老道说完准备起身送客。

初不二听完老道这肯定的说法,心里急得跟吃了火炭似的难受,伸手紧紧抱住老道的双脚不准他移动半步,声泪聚下的哭道:“大神,大师,大仙……请你帮帮我,你要是不肯出手帮我救我家小姐,今天我也不活了,这条贱命就撞死在你家正殿里的天师神像前!”

初不二一边哭着,一边还悲痛地抽搐着双肩,左肩膀上那道被摔破的深深的伤口里不断地涌出血来。这老道看到初不二竟然对自己的东家如此忠诚和贴心,内心深处也被触动了,只好扶起初不二:“无量观,你先起来,我考虑考虑如何?”

初不二听到这老道有商量的余地,一下子站起身来反而扶着老道坐上了椅子。

老道招呼了道观里的大夫来对初不二的伤口进行了处理和包扎后,闭上眼睛,大手指头在其他几个指头的关节上迅速移动,初不二知道,这就是大家平时爱说的“掐指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