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潜哥儿不说,老奴也记得清楚。”王嬷嬷垂眸,目光落在李英歌膝头的针线笸箩上,面上笑容几分和蔼几分怀念,“您十三岁前的旧衣裳,都好好的收在竹院的小库房里,足足有十几个箱笼。即是要送给康家二少奶奶的,不如老奴为王妃代劳,挑几件洗三、满月、周岁时能用得上的?”

萧寒潜十三岁出宫建府,这之前的穿用,王嬷嬷不假他人之手,一针一线无不亲力亲为。

早年萧寒潜要她每旬给他做针线时,就曾提过,王嬷嬷早早就熬坏了眼睛。

十几个箱笼,也难怪。

只从里头挑出三样得用的,这样庞大的工程,王嬷嬷自请代劳,她有什么不愿意的?

李英歌无可无不可的笑了笑。

萧寒潜也笑,他哪里记得自己小时候穿的衣裳是大是小,王嬷嬷一说,倒叫他想起十岁时在御书房见过李英歌一事。

尚在襁褓的小媳妇儿皱皱的丑丑的,哭起来像小猫叫,李子昌依照启阳帝的暗示将襁褓塞进他手中时,他只觉轻得不可思议。

也小得不可思议。

如今小媳妇儿长成了少女,他抱着搂着,依旧又软又小。

萧寒潜眼底笑意就染上别样意味,似满足似得意似调侃,曲起长臂做了个托抱的动作,朝炕桌那头晃了晃,面带恍然,“还真是小得很!”

王嬷嬷脸上的怀念之色一顿,暗暗意外一向就事论事的萧寒潜,竟然还在纠结小宝宝衣裳的大小。

李英歌却是哭笑不得。

近朱者赤,她如今也能跟上萧寒潜跳跃无比的思维了。

他跳十次,她能猜中十之八、九。

这人又拿小时候抱过她的事揶揄她。

瞪着萧寒潜的脸却板不起来,气笑不得的轻轻捶了萧寒潜架在炕桌上的臂弯一下。

不痛不痒。

仿佛二人之间的小秘密被摊在外人面前隐晦的说道,偏又恼不得辩不得,反击得颇有些撒娇的意味。

萧寒潜就势倚在炕桌上,斜乜着李英歌无声大笑。

二人之间流动着一股容不得第三者介入的默契。

王嬷嬷见状笑容愈深,原本不显的法令纹刻在嘴角两侧,令她慈和的面容透出一丝端严来。

萧寒潜的眉角就挑了挑。

王嬷嬷是他的奶嬷嬷,宠着他护着他在宫中长大,脾气似软实硬,为人处事有自己的一套章法。

挂心他而逗留,他是信的。

但四年前因着旧常青的事,王嬷嬷和小媳妇儿第一次碰面可说不上是相见欢。

如果说王嬷嬷留下闲话,是为了缓和和小媳妇儿的关系,他却是不信的。

当时他已做出处罚,照着王嬷嬷的作派,旧事了结,早已揭过,不值得揪着不放。

也就不会存有和小媳妇儿修好关系的心思。

果然王嬷嬷一见他挑眉,就肃容道,“还要请示王妃一声,南偏院的几位姑娘,是今天一并召来见了,还是等明天回门后再来您跟前立规矩?”

府里以南偏院代称桂院,概因那里地处偏僻,萧寒潜从来不踏足。

里头住着的,是四年前启阳帝和皇后赏给萧寒潜的女官。

当年李英歌为旧常青的事登门,事后萧寒潜却以李英歌“哭闹”为由,将其中两个来历有问题的女官打杀了。

剩下四位与世隔绝般关在南偏院足不出户,只顶着通房的名头。

长辈赐,本该能挣个姨娘的位份,只是闹出两条人命在先,又有太后力挺萧寒潜在后,那四位女官处境如何,宫中也就不再置啄。

府里皆以姑娘称呼。

王嬷嬷提出要通房给主母立规矩,倒也无可厚非。

李英歌心下只觉无趣,似笑非笑的睇一眼萧寒潜。

萧寒潜凤眸一眯,握着李英歌搭在炕桌上的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把玩,嗤笑道,“不过是几个通房,等冯十一进了门,再让她们跟着一道给王妃敬茶。不必折腾两次。”

王嬷嬷眼中有异样神色一闪而逝。

那几个沦为空有通房名号的女官是何处境,她比谁都清楚。

例行公事,才有此一问。

只是没想到,她问的是李英歌,开口的会是萧寒潜。

她的目光在二人交叠的手上停留一瞬,转眼看向萧寒潜,方才略显肃正的请示口吻,就透出几分慈蔼的商量语气来,“老奴这几年替潜哥儿管着内宅,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如今潜哥儿娶了王妃,合该物归正主。内宅的账册,老奴已经让人着手清算。

只是婚期定得急,之前一心忙着婚礼的事,这对账的事就拖了下来。本想等王妃回门后,就尽数上交,如今算来,怕是还要再耽搁几日。

内宅的对牌,一时也收不齐整,只能等账目理清楚了,再一并给王妃送来。如此,老奴也算是彻底放下了担子。以后,老奴就能一心照顾潜哥儿吃好喝好,您好容易清闲下来,也该好好松乏松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