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以东,连片的军帐星罗密布,各路讨董联军依然驻扎在这里,至今未曾拔营西进,与董卓的部队正面打上一仗。

董卓派到这里来的招降使者是韩融,他的名气太大,刘岱、张超、张邈和桥瑁等人都对他礼敬有加,没人敢拿冷脸对他。

韩融对于招降这事内心其实很抵触,他巴不得关东联军能把董卓给剁成肉泥,省得以后总是被董卓这个老贼威胁。然而,韩融的家人都在雒阳,为了家人的性命,他只能按照董卓的要求来走个过场,把该说的话都说一遍。

韩融问各路联军的头领,董卓虽然专横跋扈了一些,但也不曾亏待士族,更没有篡位自立的意图,你们为何要反对他呢?当初十常侍那群阉人祸乱朝政,也没见大家起来讨伐啊?不如大家各自领着兵马返回自己的地盘,好好过日子吧!董卓的势力只在雒阳和关中,只要大家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他不会免去大家的官职,也不会派兵来攻打大家。

韩融这话说的软绵绵的,一点也不慷慨激昂,但多少还是动摇了联军的一些军心和士气。

正当各路联军首领为如何处置韩融而头疼的时候,已经抵达河内的盟主袁绍给酸枣这边发来命令:把董卓派出来的各路招降使者统统杀掉!酸枣联军立即拔营西进,攻击虎牢关!

酸枣这边顿时炸窝了。

兖州刺史刘岱主张杀掉韩融,以儆效尤。东郡太守桥瑁坚决的反对,他认为韩融是为董卓胁迫,罪不至死,不能杀。其余如张邈、张超、鲍信、袁遗等人也是各有想法,对于是否杀掉韩融争论不休。

关键时候,人微言轻的曹操站出来提议说:“盟主只是要求杀掉各路招降使者,却没有要求何时杀,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他的心意会改变,不如将韩融先看押起来,以后再做决断。当务之急,联军应该早日西进,不要让董卓的部队占据了有利地形!”

曹操的建议很中肯,包含着搁置争议,合力解决主要矛盾问题的智慧。

各路首领最终采纳了曹操一小半的建议,他们把韩融关押了起来,至于另外两个名气稍小一些的少府卿阴修和越骑校尉王环,则被他们用酒毒死,将人头送到河内去向袁绍证明己方的决心和态度了。

杀了阴修和王环之后,酸枣联军依然没有实际行动,几位联军头领天天在帐内置酒高歌,痛骂董卓的残暴不仁,似乎他们骂的越是凶狠,远在雒阳城内的董卓就会少活几年。

曹操受够了这种只动嘴皮子不动手的窝囊做法,他决定自己动手,发起与董卓军之间的第一仗。

动手之前,曹操来与济北相鲍信见面。

曹操说:“袁本初至今不肯过河,只在河内按兵不动,却又号令酸枣联军出兵西进,如此做法,只怕动摇不了董卓啊!”

鲍信跟曹操的关系很好,以前在雒阳时就经常走动,他看不上袁绍,觉得袁绍是那种夸夸其谈之人。当天下人都说袁绍能成大事的时候,鲍信就嗤之以鼻,他心里一直认为曹操才是干大事的人。

听完曹操的分析,鲍信冷哼说:“袁本初华而不实,若是有意与董贼决战,就该带着兵马过河会师,集中河北、关东和南阳的各路兵马共同对付董卓。如今他在河内按兵不动,分明就是想要坐享其成。若是酸枣联军能够获胜,作为盟主的他,自然是指挥有方;若是酸枣联军吃了败仗,他会把作战不力的责任推掉。总之,他不想出力,只想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