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多艰,只要不死,就算是曹性、夏侯恩这样的人才亦会成名。

他们的能力或许只有这样的水准,但久经战阵的他们在面对即将来临的攻城战之时,与审配、马岱、郝昭这样的名将并无不同,也是相当的有分寸,而且临危不惧。

孙策军势的第二次攻城不是在翌日,而是二日之后。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把孙策第一日的攻城战看作是试探之举的话,那么就这一日的攻城战就是倾尽全力的一击,是誓要攻下小沛的决死一战。

天空之上有几片云,犹如飘着的小舟。

缓缓移动间,彷如航行在湛蓝且一望无垠的大海上。

陈翎低下头,向城下望去,心中暗暗叹息,悠闲的生活看来似与己无缘,南征北战,戎马倥偬,何时能得一安乐的净土,让自己舒适的过几日平常生活?

郝昭今日穿了一身亮光铠,披一黝红大氅,整个人看起来颇具大将之相,见其脸色凛然,陈翎不敢打搅相攀谈,转身回过来,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镇守监战。

在那烟雾弥漫的城下,有一孙将引起了陈翎的注意。

围绕着他身旁的一裨将手中持了一面“凌”字大旗,凌统、凌操?

记起凌操已经为张辽斩杀,这只能是其子凌统了。

无论是凌操还是凌统,俱是江东虎将,不能小视。

陈翎闲着也是闲着,遂瞩目起此将来。

但见此一少年将绰一把长枪,骑一匹血红战马,其身前身后约有数百部从,在他的号令之下,向着小沛城池攻击过来。

少年将略有稚嫩,驰马间只顾冲突,常常将自己一军抛在后面,但他所部却老练无比,在其率先突出之时,便约束滞行,以待后面众步卒跟上。

凌操是余杭人,相传为人有胆气且任侠,孙策起于淮南时,凌操多从征伐,常登先冠于军中,履行先锋之务。

凌操没于阵中之后,他的这些部下就奉了凌统为主,因此陈翎眼中所见的情形,就有了一个明显的解释。

江东多豪杰,项羽如许,孙坚亦如此,孙策,如今的孙策似有转变,但他的这些大将却没有改变多少。

凌操是为孙策断后,死战不退阵亡,若是将来张辽重现“逍遥津”一事,凌统亦会走上这一条道吗?

建安二十年,凌统随军攻破皖城,升为荡寇中郞将,任沛国丞相。

是时,孙权决定从合肥撤军,前部兵已然出发,魏大将张辽等忽然冲到逍遥津北边,孙权让前头兵转回来,但是部队已走远了,一时开不回来,以致凌统和亲兵三百人被魏军包围。

好不容易才救孙权出了围,但敌人破坏了桥梁,只剩下两条板子,幸而孙权快马跳过桥,凌统却转回迎战,左右的人全都阵亡,凌统也受了伤,还奋力杀死几十个敌兵,一直到估量着孙权脱了险,凌统才肯退下来。

桥断路绝,他就穿着铠甲偷跑,孙权上船后,忽然见到凌统还活着,既大惊又大喜,凌统却痛心亲随都战死了,没有一人回来,难过得不得了。

孙权用自己衣袖给凌统擦干眼泪,对他说:“公绩,死的已然死了。只要有你在,还怕没有人吗?”凌统受伤的很严重,孙权于是留他在船上,帮他全部更换衣服。

凌统虽然没有直接死在这一役中,却因此落下病根,没过几年就死了。

摇摇头,陈翎见目光转向另外一将,此将竖立起的旗帜上有个“潘”。

潘姓名将不多,除了已经不存世的潘凤之外,还有另外一将值得陈翎留意。

他就是潘璋,潘璋本是东郡人,与陈宫同乡,奈何人各有志,潘璋投在孙策帐下去了,或是说他投在孙权帐下去了。

潘璋年少时家贫,后追随孙权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遂被孙权视为心腹之人。

潘璋天性放荡,喜欢喝酒。

但他家中贫穷,因此喜欢赊账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