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天不是想看你十八叔么,让弘昱带你去。”胤禛道。

弘昱今年九岁,虽然懂事却没看见他皇玛法一瞬间变脸,“十八叔太小还不会说话,过些天再去吧。”

弘时从尼楚赫身上滑下来挤到他阿玛怀里,仰着脑袋问,“为啥不会说话,我弟弟都会叫哥哥啦,十八叔好笨!”

“噗!”太子嘴里的一口酒喷了。想到上次胤禛说“不希望我弟弟跟我孙子一样大”,在扭脸看主位上的人,老祖宗啊,汗阿玛的脸黑的能滴出墨啊!

上次那梗有不少人知道,太子一笑,其他皇子再也忍不住,众嫔妃和奴才趋于皇帝的威压不敢笑出声,捂住嘴巴,双肩抖动,气得康熙拂袖而去。

直到月底,康熙都没宠幸任何人。

皇贵妃担心胤禛把康熙气出个好歹,给老太后请安时提上一笔。老太后也不太赞同康熙恁大年龄还搞出孩子,弘昱过几年就可以相看福晋,难道真想看着胤禛的那句话应验。

但皇帝有生理需求,总憋着也不是个事,老太后非常有心的提个建议,康熙捂脸,马蛋,朕某方面厉害,合着还怪朕咯?

太子爷不希望看到再有弟弟出生,汗阿玛年龄不小,他是只管生,以后养的不得是自己。一想想儿子、孙子和弟弟一块养,那盛况,太子爷不敢再想下去。

胤禛挑事,皇太后出主意,太子希望他长命百岁,其实就是暗示康熙修身养性。偏偏几人没商量,有志一同的这样讲,康熙好险吐出一口老血。

纵观历史,有比他更悲催的皇帝?生个孩子的自由都没有。什么有魏征看着唐太宗过的憋屈,跟他比试试!

十阿哥的府邸早两年便开始建造,加上十阿哥年龄不小,拿到钦天监推算出的几个好日子,康熙把他的婚事定在隆冬时节。

内务府的银子一出去,胤禛又说这两年不去西洋,眼看着儿子都养不起了,康熙总算开始修身养性。答应皇太后不再搞出儿子,以致于康熙格外疼小十八。

眼看着十阿哥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后宫没有再传出喜讯,太子暗松一口气,也不嫉妒羡慕康熙对小十八多么好。无论怎么好也是一个,总比再多五个六个来的好。

从康熙三十七年到四十年年底,胤禩和胤禟两人已在南方待四年,四年的努力,全国百姓总算都吃上平价盐。哥俩带人微服私访一圈,放心下来便打道回家,至于他们的工作,自有能吏接任。接任者大半是胤禛和太子举荐的,哥俩不信康熙的眼光,还是相信三观笔直的太子和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胤禛。

新年伊始,胤褆回南方,同时带走新婚不久的十阿哥。同时,康熙颁布“京旗移垦”的诏令,内城外一片哗然。

颁布之后,也没宣布让哪些人去关外,也没说谁负责此事,好像忘记一样。他忘了,御史们也没有上奏,这种得罪八旗子弟的事,即便马齐还是左都御史也不敢第一个提醒。

八和九回到京城,康熙大手一挥,让九阿哥去胤祚那里。戒/毒所如今已开到两广,胤祚每天很忙,又要为接下来的事做准备,正需要人手,看到胤禟过来,六贝勒直呼,“汗阿玛终于看到我快累死了。”

兄弟间没争宠的心思,胤禟前世又没见过早夭的胤祚,听他这样说脸色露出真心笑容。

胤禟有事做,八贝勒闲下来。而他却不急,每天窝在家里,胤禛离他近,问他在家里干嘛,胤禩挺不好意思的,憋半天憋出一句,“造人。”

可把胤禛乐的哟,直拍大腿,“咳,结果如何?”

“别提了。”八贝勒那个愁。八福晋没少吃补品,怎么不见动静呢。想到前世一子一女皆在康熙四十七年出生,胤禩愁得,难道还得等六七年?

“别急别急,放轻松,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胤禛颇为同情这个弟弟,“你越是惦记着,越着急,届时反倒使不上力。”

胤禩叹气,“只能这样了。”他能多活一辈子,六七年算个屁,他等得起!

“走了,汗阿玛昨天让我喊你今天一块进宫。”胤禛站起来让奴才去备车。

胤禩:“知道汗阿玛找我什么事?”

胤禛摇头,汗阿玛现在不信任他们兄弟,以前还能从太子那里得到点消息,现在顾问行也变成哑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