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仙桂五点钟就起了床,带着大儿子蹬着三轮车去附近的自由市场买了满满一车的肉、蛋、菜、鸭子,在太阳出来以前就赶回了自家开的宾悦饭馆。

看着这间三个门面、六十几平米的饭店,她感到了一种由衷的满足感。

这是她的饭店!

开饭馆这个主意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纯粹是被逼出来的。当初80年知青返城,老大、劳二、大丫头全都回来了,而三子、四子也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家里五个孩子的工作,成了老两口最大的心病。

虽然在街道办事处作了登记,可长达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回音,全家人的吃穿嚼,就靠着老伴在机车车辆厂的几十块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也不够花。

在一天吃饭的时候,赵仙桂听到收音机里说起外省开了一家姐妹饭店,顿时心中一动,觉得自己做菜的手艺也不错,为什么不也开一家饭店?开饭店切菜、炒菜、服务员、涮碗都需要人,那自家几个小子不都有事做了吗?

那个时候,她脑子里都还没把这当作正经工作,只想的是能让家里孩子在找到固定工作以前,能有个事做,别整天游手好闲。另外如果能赚点钱,也多少可以帮补一下家里生活开支。

她跑到西、城区工商局,提出要开饭店,当时工商局的人听到她的要求,全都惊得目瞪口呆。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要以发展经济为重心,可并没说可以允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没有政策、没有规定,工商局上至党委书记、下至办事员,谁也不敢为她办理工商执照,再说也没有个体工商执照,连范本都没有!

赵仙桂也泼辣,面对工商局的拒绝,她的回答也很简单:行,我不开饭馆,那你们帮我把几个小子的工作解决了就行!

工商局哪里能够解决,别说他们,劳动局都无力解决返城的数十万知青工作问题。

于是赵仙桂天天就去工商局,也不和他们吵,就要求要么允许她开饭馆,要么解决她孩子的工作。每天一大早,工商局还没开门她就去,然后一直坐到工商局下班,连着去了一个多月,后来工商局没法子,局长亲自找她谈话,说你就先办着吧,先斩后奏,看看上面有没有动静再说。

就这样,小饭馆连工商执照都没有,开了起来。

新开的小饭馆没有正式的营业场所,就把自家一堵临街的屋子作为了客人吃饭的地方。这间屋子很小,总共只能摆放四张小木桌,十几个人一坐,就把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想出去都很困难。

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没有执照就买不到米面油,更买不到肉。

赵仙桂听说河北高碑店、保定那里有农民开的集贸市场,王八、鳝鱼、活鱼都有,便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赶到保定从农民手中收购活鸡活鱼,然后又一口气背回来进行整治。

令全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饭馆一开张,没几天就名声大噪。

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个体餐馆吸引了远近的市民跑来看热闹,顺便也想在饭馆尝尝鲜。这一尝就赞不绝口,大夸比国营饭店的饭菜好多了。之后饭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常常是里面的客人还在吃饭,外面等着的顾客已经排出了老远。

而且第一家个体餐馆的名头甚至传到了外国使馆,先后一共有七十多个国家的记者跑来采访。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来二三十人,把赵仙桂急得直哭——招待记者就没时间炒菜了呀!没奈何,她只能跟记者们打商量,她在厨房炒菜,记者就站在院子里,双方隔着一扇气窗边炒菜边采访。

连外国人都知道了,上面还没有动静。工商局看看,心里也明白了,便设计了一个执照,颁发给了赵仙桂。

有了这个执照一切都好办了,从此赵仙桂再也不用跑到保定那么远的地方去进货,直接就可以在附近的农贸市场购买各种原材料。儿子也成了她的帮手,两人早上蹬着三轮车,一趟就可以买回整天的食材。

“回来了?”

“回来了!”

老两口简单地对了话,就开始招呼自家孩子和请来的工人帮着择菜、洗菜。

饭馆刚开张那会儿,他们是不敢请人的,生怕被人说是在搞剥削,所有的活计都是家里人自己做。自从81年春节,两位副总理来家拜年,鼓励她把饭馆“生意做大”,她才敢聘请雇工。

活都交给了儿子、女儿、小工,她则和丈夫回到屋里,找出记事本,通知预约的客人上门吃饭。

两年多的时间,京城里个体饭馆越来越多,可宾馆饭馆的生意依然还是那么好,人流如织。新老顾客为了到她这里吃一顿饭,都需要预约,赵仙桂记事本上顾客排的时间,最长的都排到了六十天以后!

“我去给客人打电话,你先歇会儿,待会儿还要忙。”老伴已经辞去了车辆厂的工作,全职在家专心帮助妻子打理饭馆生意。家里的几个孩子,也再没有了找工作的念头。得了总理的“金口玉言”,全家人已经正儿八经地把经营饭馆当作了一项事业来做。

“电话局还是没信?”赵仙桂没和老伴争,将记事本递给了他,顺便问了一句。

“没有,这事急不来的,总有个先来后到。那么多的单位都还在等,我们私人想安电话等的时间就更久了。”老伴是个厚道人,宽慰她道。

因为与客人联系的需要,赵仙桂他们早就想在家安部电话,以后也不用打个电话都要去胡同口,随便说什么都要当着别人的面,他们在电话里和客人说的话一天不到整个胡同的人就都知道了。

可是去电话局登记以后,却迟迟等不到来信,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排到自己。

“登记都半年多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赵仙桂很是不满,但安不安电话、什么时候安,也由不得自己,发发牢骚,她也只有作罢,看着老伴拿着记事本出门,去到胡同口打公用电话。

她休息了没有一刻钟,就听到丈夫和一个人说着话进了屋。她起身一看,原来是街道办事处的刘大姐。

“仙桂,刚刚我在公用电话碰到刘大姐了,她说电话局打算搞一个什么移动电话,问咱们要不要安一个。”老伴看到她出来,很高兴地向她报喜道。

“什么是移动电话?”赵仙桂听到电话就是一喜,但随即又奇怪起来。

电话就是电话,一根线拉到家里,连着一部话机。这个什么移动电话怎么听起来那么别扭,连着一根线,怎么移动?从屋子这头移动到那头,这么个移动?

“移动电话啊,就是一个小机子,嗯,大概这么大……”刘大姐比了比大小,热情地说道,“这个小机子不需要电话线的。只要拿着它,在家里随便哪个地方都可以打电话,也可以在屋外使,很方便的。听说这是最新科技,国外都还没有,咱们先研究出来,打算在国内推广。我知道你们早就想安一部电话了,可电话局一直没来安,那就不如安这个移动电话好了,比固定电话还便宜。”

“是啊,是最新科技呢,仙桂,咱们就安一部吧。可以移动的电话,东西也不大,以后以你在炒菜的时候,也可以把电话带在身边了。”丈夫比刘大姐还兴奋,一个劲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