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 、 、 、 、 、

当野心勃勃的彭虎忙着收拢黄山中各个山越部落时,孙策一行已经离开了宛陵郡,往秣陵郡而去.

与宛陵郡不同,如今的秣陵郡作为孙策的统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地位极其重要。

百姓有10万户出头,人口足足达到63万,共下辖9县,这就是秣陵郡内的基本情况。

秣陵郡,紧挨着长江,与宛陵郡起伏的山地地形不同,秣陵郡大部属于平原地形,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11月13日,孙策一行终于到达了马鞍山镇港口。

秣陵郡太守恒阶、郡丞弘咨、郡司马崔冰、铁官徐宣一齐前来孙策一行。

“属下(末将)拜见主公!”四人一同恭声迎道。

孙策微笑着一一扶起诸人,寒暄了几句,便去了最近的马鞍山镇视察。

马鞍山镇,是江东最大的钢铁冶炼基地,包括了铁矿开采,钢铁冶炼,兵器制造的整个流程。

可以说,江东一多半的钢铁生产都要依靠马鞍山镇。

码头边上就是兵器制造场,整个制造场戒备森严,一半的秣陵郡兵,共500人都驻守在此处,日夜警戒。

兵器制造场主要生产环首刀、枪头、和铁甲。

每个月都有大量生产好的兵器,通过水路运往秣陵县的府库之中。

兵器制造场为何要紧紧挨着长江建,原因有二。

一来,挨着长江码头,交通便利,兵器生产好之后,可以直接通过水路运输运往秣陵县的府库。

二来,兵器制造场已经开始使用水力锤锻技术,当然,孙策只是提出了这个想法,具体的技术攻关还是马钧来搞定的。

随着水力锤锻技术的应用,铁场里钢铁冶炼和兵器制造场里打造兵器的生产效率都大大提高。

月产环首刀500把,枪头2000个,这样的生产水平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至于铁甲,制造场生产的还大多是明光铠和两裆铠这类的铠甲,费时费力,生产时间较长。

毕竟虽然甲片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可是将铁片绣缀起来的速度还是很慢。工人们要一枚一枚的甲片开孔,然后用皮线串缀,极为麻烦。

因而,孙策已经命令铁监石满强开始探索生产板甲的技术,孙策相信,有了水力锤锻技术,板甲的生产应该不会太远了。

仔细的视察了一下兵器制造场,孙策总体来说还是很满意的。

至于生产数量上的问题,主要还是工人不足的缘故,大量的冶炼好的铁锭存放在库房中等待被打造成兵器。

对于马鞍山镇的生产,孙策自然还是要勉励铁官徐宣和铁监石满强几句。

随后,孙策一行便匆匆离开,往秣陵县而去。

一路之上,孙策草草视察了一下路边的田地,此时水稻已经收割过了,据秣陵郡太守恒阶汇报,算是个丰收年。

地里已经种上了冬小麦,田地周围的水利设施运行还算可以,总算不似两淮那般受灾严重。

孙策一行,没有在路上做过多停留,直接往秣陵县而去。

至于孙策如此急匆匆的原因,自然是刘云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