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寿回到房里乖乖的把官照交给了曾国藩,其余人看见崇寿服了软,也只好把官照拿了出来。

到各房收官照的时候,碰到有硬顶的人,曾国藩只要把崇寿的官照拿出来晃晃,问题就立刻迎刃而解了。

这一夜,苏敏和曾国藩共收缴官照三十九张,曾国藩当御史的首次巡街就干的这样痛快,心中不禁对苏敏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二天,由曾国藩起草、苏敏具名的一份奏折,合并着这三十九名官员的名单,就递进了大内。当天吏部就得到朱批,三日后吏部的咨文下来:崇寿降一级在原职留任,同席的孙乾岳降一级并罚俸半年。余下的三十七人都受到了不同的处分。

就在道光十六年腊月二十日,道光皇帝圣旨下来,说“都察院六科掌印给事中苏敏勇于任事,一扫都察院数年积弊,即刻补顺天府府尹(正三品)。”原府尹胡织章调河南任布政使,在苏敏举荐下,曾国藩也加了一级。

顺天府是明朝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设顺天府开始的成名的,为北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清沿袭明制,顺天府管辖大兴、宛平等二十四个县。

顺天府的事务繁杂,苏敏可不想被缠在里面脱不开身,就上奏道光皇帝,请旨将抚顺府知府龙越调来任顺天府同知,圣旨不几日就下来了,胖墩墩的龙越入关当了苏敏的助手。

龙越由从四品升到了正四品,不但升了一级,而且到自己佩服的苏敏手下任职,他是一百个愿意。看到龙越真正处理政务,苏敏才知道自己的确没有选错人,临到年节民政、治安、刑名、赈灾等等各种事务接踵而来,龙越做起事情来更是忙而不乱,都是处理的井井有条,几次奕詝见面都夸奖苏敏慧眼识人才。

有龙越在衙门盯着,苏敏舒舒服服的在家里过了个春节,陈瑜全就没那么轻闲了,他就是除夕夜到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一夜,初一的晚上又赶回他的新军营去了,走之前又是和红花依依不舍,徐金书开玩笑说,陈瑜全当初读书要有这股劲头连状元只怕都拿的到。

笑话归笑话,其实大家都对陈瑜全非常佩服,他是一头扎进了军营,从组建到现在有三个多月了,尽管从军营到京城只有十里路,但他硬是没有回来过一天。胡剑坤和姚秋山去他的营里看了几次,回来都是交口称赞。胡剑坤打了个比方说,如果马上把新军营拉出来和瑜王府的六百多侍卫亲兵对垒,那输的肯定是瑜王府的人。

陈盼儿悄悄告诉苏敏,陈瑜全回去的那天晚上,她看见红花眼睛哭的红红的,让苏敏给自己哥哥撮合撮合。苏敏表面上满口答应,心里思量,看来红花对陈瑜全的感情不像是假的,但她父女俩又实实在在有问题,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苏敏有些头大的感觉。

静夜如寂,渡过了年节的喧闹,人们都有些疲惫了,到了二更天的时候,苏府中只有书房还亮着点点烛光,里面坐着苏敏、姚秋山和陈追雪三人。

三人此时都未说话,只有姚秋山“吱吧吱吧”在抽着旱烟,苏敏还是手中把玩着那把寒暑不离身的湘妃竹扇低头思考着问题。

姚秋山吸完了一锅烟,把烟斗在鞋底磕了磕,自言自语的说道:“他们为什么晚上要去军营呢,而且把城里的军营都看了个遍。”

苏敏沉吟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目的,他们这样做肯定是有某种原因,是什么目的呢?一对跑江湖卖艺的父女,怎么会对京城里的军营感兴趣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目的。”姚秋山细细咀嚼着苏敏这句话,越想这句话越有内涵和寓意,他崇拜着看着苏敏说道:“苏大人这句话好像很有哲理,简直与《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坐在旁边的陈追雪听不懂姚秋山说的什么意思,只知道这是在称赞苏敏。她没念过几天书,没有什么文化,她看人全是凭感觉。她觉得这位苏大人为人谦和,不论是对待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态度,而且做的每一件事是真心为老百姓着想,连提起官府恨的咬牙的父亲陈祥鸣,都对苏敏赞不绝口。陈追雪以前总认为自己的父亲和丈夫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过她拿面前这个苏大人和他们比起来,就好像是苍龙和烈马一样,烈马无论怎样奔跑翻腾都比不上苍龙轻轻一跃。

苏敏听了姚秋山的夸奖,心中暗暗惭愧,“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后世是流传很广的名言,他随意取来变通一用,竟引来了姚秋山如此称赞。

姚秋山并没有注意苏敏的神情,他喃喃的念道:“对军营感兴趣,军营,军营……”

姚秋山的话好像提醒了苏敏什么,他猛的一拍桌子,问道:“军营,驻扎的都是什么?”

“军队呀。”姚秋山还是一脸疑惑。

“军队,也可以称为‘兵’,《孙子兵法》开篇是怎么讲的?”

姚秋山听到这话眼睛也开始放光了,他接口道:“兵者,国之大事。他们难道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