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263、

后来,集体财产的流失到了失控的地步。你能拿长绳,他也能拿别的。总之,谁拿了是谁的,谁要管就和谁闹气。并且明目张胆,直气壮。没有多久,队里除了那几头牛和一台柴油机外,其余的全被洗劫一空。队里的猪也没的吃了,也没人好好喂,一年到头就长个几十来今重的小毛猪。牛也没的吃了,一冬一春全是吃切碎了的棒子秸,一点粮食都不喂,一个比一个瘦。三叉儿西边那两个猪场也破产了,而每家每年却能养一头一百多斤重的大肥猪。

山外的农村和穆柯寨山庄一样,老百姓宁可歇着也不愿为集体多出一点力。不过,他们那里已无荒山开垦,地里的庄稼全凭风调雨顺。尽管柴油机拖拉机多起来,电的用处也多起来,但人们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而穆柯寨庄虽然集体经济不行了,但还拥有可开垦的山地,并且都很肥沃。所以农忙时家家户户开垦山地,大量种植谷子、芝麻和荞麦,又因常常风调雨顺,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那收入是很喜人的。这就是穆柯寨庄此时唯一的优越性了。大人孩子仍然认为住山庄好,还感到自豪。年终岁尾,郭兰平的舅舅他们过不去年,依然像七十年代初期那样,背着空布袋来他家,先是一顿干条面,临走时装半布袋麦子。为这事儿,郭兰英曾和母亲生过气。她母亲是个勤俭的人,平时就知道细自己细家人,轻易舍不得让他们吃顿麦面。郭兰英食儿细,粗粮常常吃不下,感到很受屈。而她眼睁睁的看着舅舅把麦子背走,她能不生气吗?

大人们也喜欢电灯,也希望按电,但不是那么迫切。糟就糟到这里。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几年后电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乡里的尹书记看到了这点,他打算让乔家庄、黑山沟、王家庄和北庄这四个村分别动员几户搬到穆柯寨山庄,再和东穆柯寨山庄并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然村。然后,乡里出资,把电通到山庄。这样,这个山庄就展起来了,这里的土地资源、山地资源及果树资源都将得到充分的开和利用,通往山外的道路必然拓宽,山庄的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有一天,郭怀义到乡里开会,听了了尹书记的指示后高兴的说:

“这回山庄有希望了。”张寅也很高兴,急忙追问:“什么时候实施?”

他说:“尹书记说,叫我们自己先商量商量,看看是否都同意让山外的村民迁居山庄。”

当晚,郭怀义便把这庄里几家的主事人召集到他家,余秋雨也参加了。

郭怀义是个木工,农闲时常到山外给人家干活。晚上常在电灯下加班干,感觉就给白天一样。灯光很美。他还喜欢看电视,尤其喜欢看新闻简报。当时,大人们常谈论国家大事,好像他们什么事都知道。让郭兰平吃惊的是**去世后,当时,国家还没有公布纪念堂设在那里,郭怀义他们就猜到了,从北京回来的那个当官的说:“你们还真猜对了,真不简单!”

有一次,郭兰平随父亲到外婆家,那天晚上,他第一次看到了电视,看到了大寨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村民挑土修地。他看到陈永贵很瘦但很健康,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头顶围着一块白羊肚毛巾,背部稍微有点驼,但特别有精神,担子在肩膀两边一颤一颤的,甩着胳膊,大步流星的往前赶。陈永贵走在最前面。后面的人整齐的随着他迈步的节奏前进,他们的姿势也好像一样,犹如美丽的舞蹈。他们依次往地堾上倒土,眨眼间就从这头倒到另一头了。然后,踩的踩,拍的拍,一会儿就把一块地堾垫高了。地也修平了,露着新鲜的黄土。又一个画面出现了:层层梯田绕满山,山山相连,在明媚的阳光下,这些土地显得格外新鲜、柔和、可爱和壮观。大寨人大干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深深的感染着他。

镜头在不断的变化,一会儿,刚修好的土地便长出了玉米苗,青荡荡的。一会儿便长得又高又大,青青的棒子清晰可见。镜头从这块地转到另一块。开始给的是远景,是全貌。突然,有几棵棒子由远及近逼到郭兰平的眼前,好厉害!那棒子真大,就给他们家的暖壶一样。当时,因不知道那是放大了的特写镜头,所以,郭兰平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儿玩的时候,常常说大寨的棒子像暖壶那么大。

由于这些经历,所以,郭怀义先表态,同意尹书记的指示。郭兰平的小叔叔是公社卫生院的赤脚医生。他二十来岁就到哪儿工作,他接触电最早,看电视最早,他一直在电灯底下工作和生活。所以他每次回来,尤其是晚上,看到煤油灯就像萤火虫似的,院里院外黑漆漆的,走路深一脚浅一脚的,感到很不习惯。因此,他安装电的热情也很高,郭怀义父亲表态后,他立即响应。

郭兰平的大叔,此人脚很长,年轻时在石家庄呆过,曾坐过飞机,还在飞机上照过像。这还了得!在他们看来,那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他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秘人物,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郭怀义问他时,他笑着说:

“我举双手赞成。”其他人也都表示同意。只有余秋雨夫妇没说话,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转向他们。张秋云坚定的说:

“我不同意!这么多年没电,咱们不是过的好好的吗?单纯讲按电,并且是上级出资的,我当然同意。只是外村要搬来十几户人家,那我们的耕地和果树不就减少了吗?咱们的祖辈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到头来让外人给分了,我不甘心!你们要是同意,咱们就按人先把地分了,外来人休想分我一点。”她的口气强硬,不容协商。

郭怀义解释说:“咱们这儿地方大,资源丰富,人多了,还会开垦出大量土地。再说,村里按电都好多年了,咱们这儿一直没机会按,现在公社出资给按,我们怎能不按呢?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其他人也说她,但她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坚持道:

“我绝对不当败家子。”就这样,由于她的反对,再加上其他人虽然也同意按电,但对集体的事情又如此的冷漠,谁都不愿出一点力,谁也不往前走,郭怀义的心也冷了,也没往前走。就这样,按电的事泡汤了。后来,郭怀义向老支书做了汇报。尹书记知道后无可奈何的说:“那就先放放吧。”以后再没有人提起按电的事。

电的事儿,在当时还无所谓,但在几年之后,一系列的难题摆在他们面前,余秋雨也悔之晚矣!原来电的事儿关系到山庄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

王傻子的媳妇叫游丽,因为缺心眼,人称绰号小迷糊,是穆柯寨山庄外二十余里的一个村子的人,她有一脸胡雀斑,年轻时就风流成性,名声很坏,又叫公共汽车,意思是任何男人都能随便上她。在附近村子没有那个男人想娶她为妻,王傻子三十七八了还是光棍,家里穷得叮当响,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他本来也是从外地漂泊流浪至此,靠讨吃打零工为生。他来到穆柯寨山庄后,一直住在一个小山洞里。

有一次,王傻子到山外村子里赶集,走到半路,听到路旁玉米地里传出女人的**声,他好奇地走进玉米地,看见一个姑娘正和一个男人行苟且之事,当时,这种行为就是流氓行为,如果被人举报,不仅会身败名裂,甚至还要被判刑。

----------------------------------------------------------------------------------------------------------------------------------------------------------------------------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